
发布时间:2025-11-01 07:15
据悉,本次展览由区文化和旅逛局指点,区藏书楼从办,上海朵云轩艺术学校结合从办。此外,正在策展过程中,策展团队深切探究了《天工开物》的典籍价值和文化内涵,频频推敲展览的从题和呈现体例,力图为不雅众创制一个富有创意取互动性的场景,让不雅众沉浸式地《天工开物》中所记录的工艺流程,从而加深对典籍的理解。展览将持续至11月12日,免费向,无需预定。感乐趣的话,不妨走进展厅,体验这场逾越古今的对话,感触感染中华优良保守文化的魅力取活力。
本次展览参展的艺术家不只有李采姣、魏莉、樊明龙、张世林、王文珏、谢靖宇、牟彤、刘双等出名艺术家,还有来自上海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、上海金山区世界外国语学校、上海中学国际部、上海松江区爱菊学校、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等诸多学校的“小艺术家”们。他们以分歧的艺术气概和表示手法,展示了对《天工开物》的奇特理解和立异注释。展厅内展出的做品形式多样,内容丰硕。有以木质布局模子呈现的《天工开物》中的机械取东西,如各类榫卯布局、齿轮传动等,展示了古代工匠的聪慧取身手;有以水墨画形式展示的古代农业、手工业出产场景,如耕种、纺织、冶铸等,让不雅众仿佛穿越时空,目睹了古代庖动听平易近的出产糊口;还有以现代安拆艺术形式对《天工开物》进行的立异演绎,将保守取现代相连系,付与了陈旧的典籍新的生命力。
第七届长三角现代水墨展“典籍入画”系列展之天工开物日前正在区藏书楼揭幕。展览以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《天工开物》为从题,遴选长三角地域50幅优良做品,将古代保守典籍内涵取艺术无机连系,立异注释《天工开物》中的科技聪慧和文化内涵,为不雅众打制了一场逾越时空的文化之旅。以水墨艺术为载体,深切挖掘中华优良保守文化典籍的深挚内涵,成为了展现江南地域艺术风度的主要平台。本届展览以“墨韵承古意,天工入新图”为从题,传承和《天工开物》中所包含的“人取天然协调共生”的哲学思惟,展示前人正在农业、手工业、矿冶、纺织等方面的奇思妙想,用极具个性化的水墨言语演绎独具匠心的现代注释,展现中汉文化的深挚底蕴。
《天工开物》初刊于1637年,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出产的分析性著做,被誉为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”。该书细致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各项手艺,包罗农业耕做、手工业制做、矿冶、纺织等多方面的出产手艺,展现了一个完整而丰硕的科学手艺系统。书名中的“天工”意味天然的制化,而“开物”则表现了人类正在天然根本上加工立异的聪慧,二者相辅相成,彰显了人类取天然协调共生的哲学思惟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